緣木求魚介紹:
戰國時期,七雄紛爭,戰亂頻繁。孟子云游列國,推行仁政,最后被齊宣王拜為客卿。
有一回,齊宣王和孟子閑聊。孟子問道:“大王您讓將士冒死攻打他國,難道打敗了別的國家,您才感到高興嗎?”齊宣王回答說,他這樣做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最大的欲望。孟子又追問什么才是齊宣王最大的欲望,是因為不夠吃,不夠穿,還是因為宮中的珍寶太差,音樂不動聽?齊宣王說都不是。孟子說:“哦,那么我明白了。大王的最大欲望是征服天下,稱雄于諸侯。可是,如果用你這種辦法去滿足你的欲望,就好像緣木求魚,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肯定會徒勞無功的。”齊宣王驚問道:“事情真有這么嚴重嗎?”孟子說:“恐怕比這還要嚴重。爬到樹上去捉魚,頂多就是抓不到魚,還不至于有什么禍害。如果想用武力來滿足自己稱霸天下的欲望,不但達不到目的,反而還會招來禍患。”說完,孟子又舉例說明弱國不能與強國為敵,小國不能與大國為敵,齊國不能與天下為敵的道理,要宣王實行仁政。宣王最終聽從了孟子的主張。
于是后人從孟子和齊宣王的
故事中總結出了緣木求魚這個成語,流傳至今。
緣木求魚就是捉說爬到樹上去找魚。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,不可能達到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