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C芯片價格從5元暴漲到13元 是誰在背后操控?
2015新年伊始,PLC芯片價格便被翻了一倍,1*8的芯片從5塊多漲到現在的12~13元/顆。這大概是光通信產品首次出現售價上漲,據多家封裝廠商表示,這次漲價是芯片廠商聯合蓄意的結果;但也有廠商分析表示漲價也實屬無奈,市場行情不好,芯片虧著賣,需求在不斷增長,仍然虧著賣,長此下去,芯片廠商只有關門大吉,漲價實屬無奈。
在我們的調查中,一些PLC分路器廠商表示無奈,芯片漲多少,分路器就應該漲多少,但是已經中標的項目就只能硬著頭皮虧著做。但有人士表示已經有廠商開始向移動斷供,后期怎么處理現在還沒有定論。
封裝廠商對于漲價看法不一
有廠商表示憤慨,因為早在兩個月前,韓國芯片廠商已經開始故意不放貨給大陸廠商,以便找到漲價的理由。此外,盡管國內廠商仕佳的芯片已經被在規模采用,但產能仍然不足以滿足日漸增長的需求。
但有人士分析,PLC分路器芯片早已見底,漲價是應該也是必然的,但是他認為這次PLC芯片價格上漲得有些離譜,據他的分析6寸晶圓的合理價在350~400美金,但由于近期各廠商放出少量的貨,現在的晶圓價格已經被炒到600~700美金,即便是現款也拿不到現貨。
還有業界人士稱,這個價格周期不會太長,從長遠看,價格還是會回落,但要取決于兩個方面:一是除韓國之外的廠商(如以色列、日本等地廠商),價格并沒有漲多少,若能堅持不與韓資廠為謀蓄意漲價,或許會瓦解這次的價格聯盟,但其產能非常有限。此外國產芯片廠商,如鴻輝、上海光芯、尚能等,若能盡早實現批量生產,定會拉起新一輪的價格回落周期。二是由于去年中國移動大規模招標項目,不少企業正處于交貨期,若運營商不愿加價,分路器廠商斷供, 終由運營商的介入,甚至反傾銷, 終會造成價格大幅回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