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6000~4000年,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,生活著一群蘇美爾人。他們通過對月亮圓缺的觀察,發現由半圓月至滿月,時間是7天;由圓月至半圓月,時間又是7天,由半圓月至月消失,時間是7天;由月消失至半圓月,又是7天。可見,7天是月亮盈虧的周期。于是,他們把一個月分為四周,七天定為一周期,并分別用太陽神(星期日)、月亮神(星期一)、火星神(星期二)、水星神(星期三)、木星神(星期四)、金星神(星期五)、土星神(星期六)七位星神為這七天命名,這就是星期名稱的最早來歷。他們還建立了神塔對這七位星神進行禮拜,認為這七位星神輪流值勤,各主管一天。蘇美爾以后,星期制被古巴比倫人繼承。
古猶太人受到兩河流域文明影響,也接受了星期制。后來,星期的概念隨猶太宗教衍生出來的基督教傳播到歐洲。星期一,星期二在口語也以禮拜一,禮拜二方式稱呼,星期日則稱為禮拜天,一個星期又稱為一個禮拜。
順便一提,在不同地區,一星期的開始時間并不完全一致。多數歐洲國家都以星期一作為一星期的第一天,中國也習慣把星期一作為一星期的開始,日本則是從星期日開始,埃及是從星期六開始。但國際標準已將星期一定為一星期的第一天。